逻辑为骨骼,文采为血肉
——撑起高分作文的躯体
上海卷作文的特点是言简意赅,意蕴深远。这道材料题目的主题就是阐述时间与价值的辩证关系:价值内蕴是事物之根基所在,没有价值的事物纵使经过千百万年仍旧冥顽不灵的愚石。但时间的淘洗和局限也会影响事物价值的体现与发挥。最后落实到个人的认知和行动。这就是文章的逻辑骨骼,如何让这个逻辑线条上的每个部分具备说服力,则需要素材和文采加以充实。高考作文,短短八百字,清晰的逻辑、丰富的素材和恣意的文采,都要统统倾注在纸面上,一定要给足阅卷老师给你打出高分的理由。
首先,点明价值才是最根本的存在的观点。进而论述没有价值,时间的积累也仅仅是徒劳无功。从如何提升、保持价值的方面入手。首先要学会时时内省,明确自身定位与人生规划目标。只有“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才能有说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的底气。其次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师旷论学、秉烛夜游,师旷之聪,在于学无止境、不断为自己的人生增加价值砝码。最后应该把握时代的脉搏和命门,做历史发展需要的人才。
时间是凸显价值的舞台,是遴选价值的筛子。论据从人入手,可以举姜太公大器晚成,辅佐周朝建立;杜工部死后,历史淘洗,诗圣之名鹊起。从事角度入手,可以列举历代改革先驱者,具备时代前瞻眼光与功不在我的旷达豪迈,为后世奠定的霸业宏图。除此之外,时间还是束缚人们认知的局限条件。有些在后世看来极具意义的发现或者发明在当时被视为百无一用。因此时间也是滋养新事物充分发展的条件。
然后得出时间和价值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结论。要注意的是,无论得出何种观点,世界观必须落实到方法论上。因此最后一部分必然要收束到个人应该如何认识时间与价值的关系上去。一方面,要珍惜时间、打磨能力、提升自身价值。另一方面,在怀才不遇之际,我们坚信时间具有大浪淘沙之功效,沉心静气,不放松对自我的要求,以备他日接受历史的检验。